人间万事出艰辛|实习日记
来源:北京市精诚公证处
作者:精诚公证处管理员
时间:2019-06-17 21:19:14

作者介绍:韦晓琳,清华大学法学院2019级的法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辅修新闻学,北京市精诚公证处九字班成员。


接待大厅里总是熙熙攘攘,人们穿着各异,神情却总一致,围绕着“遗产”、“死亡”、“继承”等话题,或焦灼或急切地询问着,也相互讨论不休。

这是北京市精诚公证处的家事中心每日接待的常态,据说每年有十万人次到访,面对五花八门的疑问,公证人用专业知识一一耐心进行解答。尽管仅实习了短短三个月,我却似乎瞥见了人世间百种姿态,每一个有关遗嘱、继承的问询,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面临死亡、人情的重大选择。

初至北京市精诚公证处时,公证这一词汇对于我是遥远而陌生的。公证对于没有接触过太多死亡、婚姻以及各种各样法律事实的我而言,局限于法律条文的定义以及形式层面的流程:当事人携带相应的证明材料向公证处提出申请,由公证处依照法定程序对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事实以及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公证工作在我眼中起初也是围绕着程式化的流程展开:首先对当事人身份及相关事实、行为所涉的法律关系进行核验和梳理,作出是否能够予以受理的判断,告知相关法律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其次指引当事人完成所需证明材料的搜集,初步确认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完备、真实并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再次。则进入到“完成证明”的步骤,包括对公证申请人(代理人)身份真实性进行核验、再三核实证明材料等等。最终经由多方调查,核实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后,才最终慎重地出具一份表达法律效力的公证书。

经过日复一日的实际演练,我已经了解办理公证的每一步程序,却仍未能够解读这些细微步骤背后的深刻法律内涵。然而,当我倾听公证人对纷繁各异的个案当事人,进行深入浅出的释法、答疑、讲解后,才慢慢意识到公证程序隐含的的法律意义和现实考量。例如,接待当事人的第一个步骤是使用仪器进行身份证件识别和人脸比对,这么做的原因首先在于核验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其次在实际办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多种复杂的情况,需要做到自然人与所持身份证件的人证合一,防止身份冒用。人脸识别作为我实习所学的第一课,也是办理公证的第一步骤,始终提醒我:在每一个环节始终保持一种合理怀疑,严谨查证的态度,是不可或缺的。

每一项公证所接触到的当事人和证明材料都似乎提供了一个万花筒,我从中间能够看到每一个个人,每一个家庭,以至于整个社会复杂多变的关系。在观摩学习遗嘱、继承公证时,我真实感受到了人生之苦、世事不易,我见到过白发双亲为早亡独女流泪,也面对过年仅不惑的父母早早地为儿女做打算……作为公证人,除却纸面上的法律规定之外,也要考虑每一事实背后复杂的社会人情因素,考虑法律行为可能导致的现实影响,在此基础上向当事人提出尽可能妥帖的建议,并确保符合公证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初衷。

例如我跟随公证人学习的一起遗嘱实例中,公证人对立遗嘱人的财产来源进行追溯,并对其法定继承人细致梳理,向当事人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且风险较低的财产处置方案,达成了家庭财富传承的最终目的。据了解,该案的当事人系一对老夫妇,他们仅有一个独生女,家庭关系简单,不存在家产纷争的可能。但这对老夫妇却始终有着担心,经过公证人的询问,他们的担忧在于早年为了帮助侄儿上学便将侄儿登记在家庭户口上,关系是作为户主的老先生之子。岂知随着时间的流逝,侄儿的户口随后从家庭户口迁出,但也与老夫妇失去联系。问题聚焦在户口簿上显示侄儿是老先生之子,但并未形成收养的法律关系,也不存在抚养事实。老夫妇担心这段往事将为女儿日后继承遗产埋下隐患,来到了精诚公证处寻求建议。在倾听并了解了当事人情况后,公证人细致地询问了当事人意欲处分的每一笔财产以及具体的处分方式,并追溯了不同财产的来源,例如相关房产的购房资格所有者及主要出资人等。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又为其降低未来风险的目标驱动下,公证人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具体家庭情况给出了详尽的建议方案,起草了法律文件后并办理了公证,最终让这个惴惴不安的家庭重归和谐美好。

在有些继承公证办理的过程中,公证人们也时常遇到当事人不理解乃至不配合的情况,例如经过调查发现有过多次婚姻的被继承人有继承公证申请人之外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又如经审阅材料后发现被继承人在婚姻变化时未明确遗留财产的归属,这些情况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继承关系结构的变化及公证的办理。作为公证人必须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中进行慎重的考量,既要理解和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尽可能地向实际情况和社会生活常识靠拢,也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不超越法度和自身职责。

在整个实习期间,难免有诸多沮丧和挫折的时刻,公证人总鼓励我:慢慢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应对实践中多变的情况时肯定会变得更加从容。但是我从他们身上所看到的,除了积淀深厚的从容之外,还有不断学习、进行自我更新的向上态度。作为法律人,时刻更新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已是本分,而作为公证人,应对日新月异的制度规定及不断更迭的社会情形,更加需要不断更新自身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才能确保公证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很小的一个实例来看,在接触涉外公证业务时,我看到尽管翻译何种语言、办理具体何种公证等具体申请要求应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但是在面对当事人的询问时,给予恰当且适时的指引才是更合理的做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办理效率,也能够减少当事人因了解不足而遇到的阻碍,保障其顺利达成办理公证的目的。

在业务之外,如何与当事人进行有效且良好的沟通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最感困扰的一点。由于在校园中长期进行书面写作,加之社会经验不足,我在向当事人解释最为常见的法律专有名词时,都时常陷入张口结舌的困境。因此如何将法言法语转化为最平实易懂的语言,如何让当事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法律规定、公证的法律意义和相应结果,是一门值得我反复思考和学习的艺术。经由三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要想能够四两拨千金,除了要求扎实的专业积累,完全按照自己书本所学、所理解去进行解释是不够的,仍然需要足够的生活经验积累,并不断地探索能够让当事人理解和认同的方法,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这段短短的实习经历仅是起步,我希冀今后也能够在精诚精神的指引下,立足本职,埋首苦干,不忘初心。


版权所有:北京市精诚公证处 Copyright © www.bcnpo.cn